鲁东大学水利土木学院土木工程系2025级新生认识实习——感知土木新篇,筑梦未来蓝图

为深化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工程实践认知,鲁东大学水利土木学院近日组织2025级土木系本科生开展认识实习活动。本次实习融合“安全讲座+实地参观+报告总结”等多种形式,围绕现代土木工程领域的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系统搭建了从课堂学习到工程实践的桥梁。具体活动内容如下:

一、筑牢安全意识,领略学术前沿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现代化本科教学改革,引导新生“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早接触学术前沿”,土木系特邀赵梦珍、朱世民、赵鹏慧、时成龙四位青年博士教师,为新生带来一场聚焦学科前沿的学术报告。四位教师结合自身科研实践,从环保材料、智能岩土、新型结构等多个维度,系统呈现了土木工程学科的前沿动态与创新实践。讲座在强调安全是一切工程实践根本前提的同时,以详实的内容与生动的语言,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兴趣,为其勾勒出一幅充满创新活力的学科发展图景。

二、实地参观学习,深化工程认知

(一)走进开发区城市规划中心与时光塔

学院组织学生前往开发区城市规划中心与时光塔,开展实地认知学习。在开发区城市规划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动态沙盘、多媒体影像等方式,系统讲解了开发区的发展历程——从区域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园区与民生工程的协同发展,让学生直观了解了城市规划与土木工程建设之间的紧密联系。

随后,师生共同参观时光塔。丁颖老师重点介绍了时光塔的设计理念:以“时间流逝与城市记忆” 为核心,塔身造型融合了现代建筑美学与地域文化特色,结构设计上采用了大跨度钢结构与玻璃幕墙组合形式,既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又实现了光影与空间的艺术效果。讲解员还结合塔身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如钢结构吊装、幕墙密封工艺),让学生对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流程有了更具象的认知。

(二)考察开发区夹河大桥

学生前往开发区夹河大桥开展桥梁工程专项参观。老师们带领学生沿桥梁两侧步道实地考察,从桥梁类型(斜拉桥)、主体结构(桥塔、斜拉索、主梁)、基础形式(桩基础)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重点介绍了夹河大桥的设计荷载标准、抗风抗震措施,以及施工过程中针对河道地质条件采取的特殊施工工艺(如深水桩基施工技术)。期间,李林老师还解答了学生关于桥梁受力分析、养护维修等专业问题,帮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桥梁工程”理论知识与实际桥梁结构相对应,深化了对桥梁设计与建造的理解。

三、总结实习成果,促进认知升华

学院组织学生进行实习报告整理。学生结合前几日的讲座内容与实地参观见闻,围绕“安全规范认知”、“学术前沿感悟”、“工程实例分析” 三个核心模块,梳理实习过程中的知识点与收获,撰写实习报告。报告要求学生不仅记录实习内容,更需结合专业知识分析工程实例的设计思路与技术特点,反思自身理论知识的薄弱环节。学院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将实习中的感性认知转化为理性思考,进一步巩固实习成果,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与实践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本次认识实习以“安全为基、前沿引领、实践强化、总结提升”为主线,有效促进了土木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升,拓宽了行业视野,为其成长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奠定了扎实基础。(撰稿:石洪源 邵建文 审核:战超)

下一条:鲁东大学水利土木学院水文与水资源系2025级新生认识实习——循水而行,知水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