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物理专业委员会“土壤物理与智慧农业”2025学术年会在烟台顺利召开

2025年8月2日至5日,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物理专业委员会“土壤物理与智慧农业”2025学术年会在烟台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鲁东大学水利土木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山东土壤肥料学会、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联合承办。会议汇聚了全国37所高校科研院所的500余名专家,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30余位外籍著名学者,共同探讨土壤物理学理论、技术以及生态水文、智慧农业等交叉学科领域的国际前沿与最新进展。

8月3日上午,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鲁东大学水利土木学院赵英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鲁东大学党委常委岳远彬副校长致开幕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邵明安院士,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大学王钢教授,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党委书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冯浩研究员,国家外国专家局信息中心原主任、日中人才协会会长陈化北教授,山东土壤肥料学会会长、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诸葛玉平教授分别致辞。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新西兰皇家学会主席Brent Clothier院士,美国工程学院院士、内华达大学教授Dani Or院士,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农学院原院长、世界知名土壤物理学家Robert Horton教授,阿根廷国家科学院院士、圣路易斯国立大学Esteban Jobbagy院士等国际嘉宾出席了会议。

此次会议设置了大会报告和分会场报告等环节。大会报告共邀请了11位土壤土壤物理与智慧农业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邵明安院士大会报告了“关于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思考”,中国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报告了“以水定地改良与利用盐碱地”,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工程技术所鞠正山所长报告了“盐碱地治理理论与工程实践”,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新西兰皇家学会主席Brent Clothier院士报告了“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t the Food-Water-Energy Nexus in Arid Soils Irrigated with Saline Groundwaters”,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内华达大学Dani Or教授报告了“Translating wildfire soil thermal alterations to post-fire hydromechanical parameters”,爱荷华州立大学Robert Horton杰出荣誉教授报告了“Thirty Years of Fruitful Soil Physics Collaborations with Chinese Scientists”,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萨斯喀彻温大学教授、全球水安全研究所副所长Jeffrey McDonnell院士报告了“Streamflow Generation: Processes and Perceptual Models”,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杨大文教授报告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的水-沙-碳效应及可持续发展路径探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王克林研究员报告了“关键带过程与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持续性”,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彭新华研究员报告了“三普黑土地的几点思考”,宁夏大学林业与草业学院许兴教授报告了“从盐碱地改良利用视角来看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以黄河河套灌区盐碱地改良利用实践为例)。大会报告专家们聚焦全球水土资源管理、盐碱地治理及跨学科合作,分享了应对气候变化下土壤可持续挑战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新技术。

8月3日下午,大会围绕“Soil-Water-Root Interactions and Critical Zone Science”、“Ecohydrological Processes, Geomorphic Dynamics, and Isotopic Tracing”和“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AI”三个议题设置了英文分会场报告,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阿根廷、新西兰、奥地利、西班牙、挪威、荷兰、意大利、中国的31位专家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8月4日上午,大会围绕“土壤改良与地力提升”、“土壤模型与智慧农业”、“土壤水分-作物关系与节水农业”、“土壤水文过程与农田养分管理”、“物理-化学-生物互作与土壤健康”和“盐碱地综合利用与水盐调控”六个议题,设置了中文分会场报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大学、河海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长安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等37家单位的94位专家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8月4日下午召开的六场研究生专场学术研讨会上,共有118位研究生汇报了各自在土壤物理领域的研究进展,经过专家评审评选出20个优秀报告。此外,会议还展出墙报近40份。

大会报告内容丰富精彩,与会专家、学者热情高涨,现场学术气氛热烈。会议的召开,促进了我国土壤健康、土壤改良及相关学科领域学者间的学术交流,有力推动了土壤物理与智慧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与会代表重点围绕土壤改良与健康调控、土壤过程模拟与智慧管理、盐碱地综合利用与水盐调控三大方向展开了深入研讨。为进一步发挥会议成效,代表们建议相关单位与人员加强合作,协同努力,共同为保障国家及全球土壤健康、农产品安全及农业生态环境保育提供有力支撑。

“万物土中生、智者察其理【All things are born of the soil; the wise discern its principles.】”。本次会议规模大、国际化程度高、土壤物理主题突出,多学科交叉特色鲜明。大会闭幕式上,赵英教授致闭幕辞。他首先向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与宝贵科研经验的与会专家学者,以及为会议成功举办辛勤付出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其次指出本次大会为深化土壤物理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期待其成为推动学科发展与创新的新起点。最后祝愿全体与会人员身心愉悦、事业精进。

8月5日,部分与会专家前往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鲁东大学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东营基地、中科山东东营地理研究院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考察。期间,赵英教授为专家介绍了稻田降盐培肥与固碳试验,台田-浅池功能试验,土壤改良试验、柽柳环境适生试验、农村环境低碳循环治理模式示范等。鲁东大学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东营基地期待与各位专家能够开展更多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研究,服务黄河三角洲农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撰稿:索立柱 审核:朱君)

上一条:校党委书记王庆教授带队赴中国核学会核能综合利用分会开展洽谈交流与访企拓岗活动 下一条:鲁东大学滨海核电冷源安全与绿色海工团队:师者匠心 守护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