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滨海核电冷源安全重点实验室简介

烟台市滨海核电冷源安全重点实验室以我校为依托单位,紧密围绕“海洋强国”和“双碳”战略,聚焦滨海核电发展中冷源安全的关键问题,重点开展滨海核电温排水和浓海水监测预测、取水工程地貌冲淤演变预测、取水堵塞物监测与预警预报等研究工作。该实验室可为滨海核电冷源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助推滨海核电等国家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持续安全运营;亦可为滨海核电取水工程的选址、结构设计、平面布置和全生命周期安全取水提供技术支撑,对海域资源的节约与集约利用、生态保护,以及沿海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室的建设必将进一步增强我校在水利、环境与海洋学科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能力,为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烟台市滨海核电冷源安全重点实验室建有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团结协作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现有教师66人,其中国家级人才3人,省部级人才6人;教授8人,副教授20人,高级职称占比42%;博士占比97%,45岁以下人员占比78%,省“外专双百计划”团队1支,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支、省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2支、省优秀研究生导师4人、省高校青创团队带头人2人。科研、实验建筑面积15000余平方米,大型先进仪器1400余台,总价值8000余万元。

近年来,烟台市滨海核电冷源安全重点实验室获得了多项重要科研资助,包括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项国家基金面上项目、15项青年项目,还承担了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2项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此外,实验室还成功申报了1项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并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共25余项。在知识产权方面,实验室获得了4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发表了120余篇SCI、EI等高水平论文,出版学术专著15部,编制了12项标准。奖励方面,实验室获得了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中国水利教育协会水利类专业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以及中国航海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山东环境科学学会二等奖各1项。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实验室新增到账服务项目经费累计达6000万元,其中包括8个单项经费超过100万元的高水平项目,并成功实现了6项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单项收入最高达300万元。

上一条:滨海核电冷源与海洋生态安全未来产业实验室简介 下一条:“滨海生态水文”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