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
31
滨海核电冷源与海洋生态安全未来产业实验室由鲁东大学联合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是山东省服务“未来能源”领域的重要科研平台。实验室紧扣国家“双碳”战略和“海洋强国”战略需求,聚焦滨海核电冷源安全、海洋生态保护与绿色海岸工程等核心问题,致力于为核电产业安全高效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推动能源结构优化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实验室依托鲁东大学水利环境海洋学部的学科优势,整合水利、海洋、...
-
2025-03
31
烟台市滨海核电冷源安全重点实验室以我校为依托单位,紧密围绕“海洋强国”和“双碳”战略,聚焦滨海核电发展中冷源安全的关键问题,重点开展滨海核电温排水和浓海水监测预测、取水工程地貌冲淤演变预测、取水堵塞物监测与预警预报等研究工作。该实验室可为滨海核电冷源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助推滨海核电等国家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持续安全运营;亦可为滨海核电取水工程的选址、结构设计、平面布置和全生命周期安全取水提供技...
-
2025-03
25
本基地瞄准滨海生态水文学科国际发展前沿,聚焦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需求,针对限制滨海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国内外人才协同创新,培育卓越团队和专门人才,打造生态水文领域有全球影响力的尖端人才高地,厘清滨海水文过程与生态要素的耦联机理,解析高强度人类营力作用下海岸带复杂系统的协同演化过程,破解滨海区域地球系统“卡脖子”基础理论,优化滨海地区可持续发展路径,为滨海关键带生态功能提升、区域生态...
-
2025-03
25
定位与优势“BIM+绿色建造产业链实习基地”于2019年与烟建集团联合共建,聚焦新型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领域,是全国建筑业全产业链实践教学示范平台。基地依托烟建集团(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9项“鲁班奖”获得者),融工程设计、绿色施工、智能运维于一体,实现BIM技术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核心实力全产业链覆盖:覆盖绿色设计、装配式建材生产、智能施工、低碳运维四大环节,配备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业园、BIM智能教室及虚...
-
2025-03
25
定位与使命绿色海工产业学院成立于2022年,围绕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双碳”目标,联合国电投莱阳核能有限公司、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聚焦滨海核电冷源安全、海岸工程生态修复、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等绿色海工领域,培养兼具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打造“产-学-研-创”融合的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核心优势学科与专业支撑:依托“水利工程”山东省高水平学科,以港口航道与海岸工...
-
2025-03
25
海工安全专业特色学院,应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山东省现代海洋产业发展需求,于2023年成立,以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土木工程等为核心依托专业,深度融合智慧海洋技术与工程安全,致力于培养支撑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专业人才。特色定位学院聚焦智慧港口工程、海岸生态修复、海洋能源工程安全、海工装备研发等前沿领域,对接山东省“现代海洋”标志性产业链,整合地理信息科学、水利工程、海洋工程等...
-
2025-02
13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发布了2025年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简称“111计划”)的立项建设名单,我校“滨海生态水文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获批立项。这是我校获批的首个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也是近年来我院在一流学科建设和国际化工作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鲁东大学“滨海生态水文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依托“水利工程”高水平学科、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碳循环与生态...
-
2024-12
24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了2024年度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名单,我院申报的“绿色海工产业学院”成功获批。该产业学院以水利工程等优势学科群为基础,整合地区产业集群特色,充分发挥学校、地方政府、行业及企业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协同作用,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将产、学、研、转、创、用等环节融入人才培养全周期。接下来,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管理的工作,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山东省《现代海洋产业行动计...
-
2023-05
31
方向一:河口海岸工程动力地貌带头人:王庆 教授本研究方向的重点内容为将河口海岸地区的动力、沉积与地貌相结合,综合运用水动力数值模拟和河口海岸工程物理模型实验等技术手段,研究港口、航道等各类海岸工程的河口海岸动力地貌影响。方向二:海岸带风暴侵蚀和漫滩灾害预测与评估技术研究带头人:尤再进 教授本研究方向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国际最新的数据采集方法,系统地采集不同尺度的砂质海岸侵蚀和漫滩的现场数据,分析...